11月3日,加拿大工業部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盛澤鋰業國際有限公司以及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等三家中國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投資。
其中,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是中礦資源旗下子公司,盛澤鋰業國際有限公司是盛新鋰能香港的孫公司,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是藏格礦業旗下子公司。
對于被要求剝離在加拿大的鋰礦資產,上述三家企業紛紛給予市場回應。
11月3日,中礦資源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子公司在今日凌晨收到相關通知,該事項僅對Power Metals交易產生影響,對于Tanco的經營不會產生影響。上述人士解釋稱,Tanco項目是2019年就交割的,已經通過了安全審查,目前看沒有追溯。
根據中礦資源此前在投資者平臺的回復,目前該公司鋰礦礦權主要有:中礦資源所屬位于加拿大Tanco礦山保有鋰礦石資源量折合27.71萬噸LCE;中礦資源收購的津巴布韋Bikita礦山是一座成熟且在產的礦山,探獲的保有鋰礦產資源量折合84.96萬噸LCE;中礦資源認購加拿大動力金屬公司新增發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并提前鎖定加拿大動力金屬公司Case湖項目的全部鋰、銫、鉭產品的包銷權;中礦資源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在津巴布韋新登記7處鋰采礦權,該公司持有50%權益。
藏格礦業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公司正積極與加拿大超鋰資源公司溝通針對該事項的下一步應對與處理措施,其投入不大,僅約40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2000萬元),風險可控。盛新鋰能證券部人士表示:“還沒有收到通知,但是有看到新聞,是否是真的要跟公司內部核實一下。”
暫且不論此次被要求剝離在加拿大的鋰礦資產,對上述三家企業會造成怎樣實質性影響,但目前來看,資本市場對該事件的反應很及時,已然影響到其股價。中礦資源在今日午間股價最高跌近10%。
此外,隨著鋰價暴漲,當鋰礦資源大多集中在海外,鋰礦企業作為產業鏈上游的最大受益者,未來還會遇到怎樣的波折?當鋰資源受海外限制的可能長期存在,國內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要如何應對?
鋰價瘋漲,Q3鋰礦企業“盆滿缽滿”
鋰原材料價格暴漲,已然是動力電池行業不爭的事實。
據上海鋼聯數據,年初工業級碳酸鋰的出廠均價在27萬元/噸附近,電池級碳酸鋰的出廠均價在29萬元/噸附近,而截至今年11月2日,工業級碳酸鋰的價格已漲至55.4萬元/噸左右,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至56.75萬元/噸附近。
華西證券也指出,當前時點正處于產業鏈全年需求最旺的時候,預計四季度供給將愈來愈緊,不排除今冬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至60萬元/噸的可能性。
受此影響,國內鋰礦企業業績普遍向好。
此前,蓋世汽車統計了16家鋰礦概念股企業2022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財報預計。結果顯示,上述鋰礦企業第三季度最高總凈利潤預計近252億元。同期內,贛鋒鋰業第三季度最高凈利預計超80億元;融捷股份同比最高增速預計達5107%。
2022年前三季度,蓋世汽車統計范圍內的鋰礦企業最高凈利潤預計近593億元。同期內,天齊鋰業前三季度最高凈利潤預計為169億元;融捷股份同比最高增速預計達4700%。
但值得注意的是,鋰礦企業的“好戲”是否能持續下去,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這些企業是否能在國內外獲得更多礦產。
渤海證券報告顯示,從細分國別來看,全球巖石鋰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墨西哥、捷克、美國、塞爾維亞、加拿大等國,其中澳洲鋰礦在資源量及品位上均具有優勢,墨西哥及美國礦石類型主要為黏土礦尚未實現商業化。2021年,全球鋰資源主要集中在南美鋰三角(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占比約56.0%,中國占比5.7%,位列第六。
目前來看,無論從鋰儲量還是供給量來看,均以海外為主,我國均不占優勢。在此情況下,鋰礦定價權旁落海外在所難免。換言之,我國鋰礦企業的部分命運掌握在海外手里。
實際上,此次加拿大要求中國企業剝離其在加鋰礦資產并非偶然,且早有鋪墊。
10月28日,加拿大聯邦政府發表一份聲明,“外國國企獲得加拿大關鍵礦產的重大交易只會在例外情況下被批準”、“當投資威脅到我們的國家安全和關鍵礦產供應鏈時,加拿大將采取果斷行動”。
早在9月7日,雅化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該公司在加拿大超鋰公司礦建工作進展和政府審批進度時表示:超鋰項目已進入勘探階段,加拿大鋰礦項目的審查仍在進行中。
10月12日晚間,雅化集團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與加拿大超鋰公司(Ultra Lithium Inc)簽署了《股權認購協議》的《終止協議》,后續也將簽署協議退出項目公司投資。
雅化集團表示:基于對當前國際環境的判斷,預計礦山開發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導致礦山開發的周期較長,公司擬終止對加拿大超鋰項目的投資。但目前公司上游鋰資源充足,未來鋰鹽產能的進一步擴張或不受此影響。
隨后有媒體向雅化集團進一步了解此次終止投資的原因,雅化集團強調了目前國際環境的影響。
顯然,當鋰資源的產業地位愈發矚目,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爭奪便愈發激烈。加拿大不是第一個對國內鋰礦企業提出限制的國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這為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敲響了警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加拿大要求中國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投資當日,隨后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對外表示,該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鎳電池以及高性價比的磷酸鐵鋰電池等在內的產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進鈉離子、M3P、凝聚態、無鈷電池、全固態、無稀有金屬電池等電池技術布局。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碳酸鋰進口量12526.51噸,同比增長250.97%,環比增長10.90%。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碳酸鋰合計進口量10.45萬噸,同比增長76.49%。(文章采集自蓋世汽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